懺悔

社羅娜(June, 2008)

我 們每個人在修行中,每天的應對進退,不知不覺的都在造業不斷。小的業是不停的在造,如何消業,除了每天的固定靜坐之外,還有一個方法是經由自我探測中去懺 悔。懺悔通常不只是哭,去道個歉,賠個禮而已,更重要的是停止以前所做的錯誤,以期永遠不再去犯。以後盡量起善念,而非惡念,這樣才不辜負懺悔的動作。世 人常做的是事情發生後,才知道要去懺悔,但當懺悔後又我行我素,全沒放在心上。

在我自己成長的生命中首次接觸到「懺悔」,是在讀小學時接觸的天主教堂裡,是信天主教的一個特色。在每星期望彌撒的時侯,必須要向坐在小窗子後的神父懺悔自己這一星期來所做的錯事(以聖經裡的十誡為依據)。因此為了取得神父的歡心,每星期我會固定的去做懺悔的事,內容都好像差不多,不是為了偷點小錢買糖吃,就是對媽媽不禮貌,貪玩等小事情。當 時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,以為天主可赦免我犯的錯誤。現在自己認真的走在修行路上後,回想起來這個制度是好的,修行必需與懺悔密切相連。當時並沒有圓悟的這 套靜坐,探測及集體靜坐的方法去做一些實質上的改變。對一些做錯的事可能一輩子都在做同樣的懺悔,因為固有的模式很難去更改,思想仍然沒變。現 在通過圓悟的這套方法,曾做過最大的懺悔,就是自己強勢的承諾性及愛的能量流,讓自己在人與人之間,以及表達愛的關係上吃盡了苦頭,害人又害己。雖然修得 辛苦,給人空間及尊重即會很自然的改善了許多!在已發生過的關係互動下,不見得能彌補些什麼。懺悔是為自己做的,對自身靈性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是絕對值得 的。

其實在修行路上去起步,首先要去學習的就是「懺悔」。在修行路上,大多數的人都是半路出家做入世的修行;常都是因為感受到生活中的不順,心苦或身上的病痛纏身。才會去追求解脫之道而進入了修行之路。因此以往的種種行為,偏離的思維方式,做錯的事及無意中所造的業,都可能已成為堅固的能量體或化學分子的毒素,全累積在我們自己的身上,必須要經過自己的探測及懺悔,在每日規律性的靜坐中,才會被逐漸地自動清洗及化解,而先覺條件是必須100%的將箭頭指向自己去反省。

通常在與同修的諮詢當中,最感欣慰的就是當同修對自己以往的作為已會開始查覺,反省而自動的去懺悔的時候,我為這些同修道賀,因為我知道他/她們已要開始進入真正修行的門了。其實修行入門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學習懺悔,時時將它放在心中。為了對學習懺悔有所依據, 為了在不知不覺中去造不必要的業,下面陳訴幾種人們常會有的心態,以及心中常面對的想法,以供給大家參考:

憎 心:憎是討厭,是一種仇恨的心理。討厭這個人,有討厭那個人,埋怨這個,埋怨那個,怨天尤人,當事情發生了;好像覺得自己做錯了,但一下子就會自己解套, 箭頭指向他人,是他的錯,我是因為某種原因才使我這樣。有時還會認為是大家都會犯的錯,又不是只有我這個人,甚至還會認為它是社會因素,社會問題,就是很 會推責任,覺得不是個人的錯,是家庭的錯,是社會的錯,是大家的錯。其實這是推託之辭,不負責任的做法,把責任推開,排斥一切,死不認帳,這種心理就是憎 心。

愛心:是憎的反面,這裡說的是貪愛。愛就是執著、佔有、自私的貪愛;如果能把這種自私的愛修轉成大愛,變成能犧牲自我,(這裡的“自我”是我執,與自愛或愛自己無關),愛護別人,就是慈悲心了。

瞋心:是嫉妒的心理,也是發生在感情上的比較多而明顯。因為求而不得,貪而不足,所以瞋恨便發生了。見不得別人比你好,智慧未出,因此就會有心結。我們修行就是要想法去掉這些結,而結解開了,這就是修行的成果。仇恨通過修行也可成為智慧,因為仇恨的ID軟化了,經過修行 即可變成很慈悲。或是一個愚笨的人,經過修行,而變得聰敏而開通、可是又有很多人修行不得其法,變得越來越笨,脾氣越來越大,尤其是信了某種宗教以後,變 得神經兮兮的,越來越脫離現實的生活,古裡古怪的。幾乎每個宗教裡都可能會有這樣的人,那還不如不去信教的好。有些宗教教徒之間有時還會產生排斥嫉妒,夫 妻之間男的對其他的女人多看一眼,回來也會吵嘴;有人對比自己低的人很好,對比自己高的人卻不理睬,這其實完全是嫉妒心在反應,而不自知。如果能自己即時 檢查及探測自己為何會如此?而不是認為修行只靠靜坐或唸經等就可以了,那是弄不出東西來的,因為本來的能量體沒有任何的改變,還是遇到事情還是照樣反應, 照樣嫉妒。

諂媚:還有些人很諂媚,講話轉彎抹角的,在外表上對人喜歡掩飾作假,另有企圖,在日常生活與人的互動中,做不到用真心「直話」對人,但這絕不是當面想罵人就罵人,否則那又是瞋心了。

其 實真正的懺悔就是要軟化這四種心理:憎、貪愛、嫉妒、諂媚。若把將內心清洗乾淨,就要靠我們每日規律的靜坐。當不斷的探測自己,反省自己,而真的不是只去 做情緒的發洩,哭完後,哭累了,心一定平靜,事情便想不起來了,自己還認為是得到紓解,但是過了一陣子,有體力了,那四種心態又自然自動地會出現,結果自 己仍在輪迴中轉圈子,脾氣又來了,又開始嫉妒了。真正懺悔是經過真正的清洗,完全探測清楚之後,才能談到真正的去修。但一般人沒有經過懺悔這個過程,更不 知道如何去懺悔,結果越修越亂,好像什麼都沒有變,止也止不了,靜也無法自然靜下來。因此必須要先在「懺悔」上下工夫,內心純善,而到了善的境界之後,心 裏才會產生喜悅,因此也會影響生理,到時心自然會定了,水到渠成,修行的境界才會自然出現,才會自然的安定在智慧層次之中。

在 我們生命中,肯定有不少的人、事、境,因為有憎,貪愛、嫉妒及諂媚的心理,需要您去懺悔自己的所為,把它找出來探測一下,當需懺悔時,也不要不捨得的去懺 悔。懺悔做的越多,清洗得越乾淨,您真正的定力也會因而越發顯現了。這四種心理狀態也會越來越被自己發覺,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。

當 你知道以前或現在做錯過,經過了懺悔的過程,在以後的生活中,便要將以前曾犯的錯當成第一反應去查覺,之後緊接著去做第二反應,再以『健康的關係及支持自 己的生活』去判斷當下如何做,什麼是正確的決定及反應。如果能養成時時去懺悔,時時去探測,記住了懺悔的內容,而漸漸不再犯下以往錯誤的應對,自然就會將 造成懺悔的那些ID軟化,這才叫「修」。

我 曾見過一些同修,靜坐也坐了,可從未見他真正的認錯,說自己有什麼不對之處的人。因為他覺得沒有什麼事值得他去懺悔或認錯的,當事情發生了使自己不順的地 方,總是別人的問題。別人對他種種的不對,幾年來他還是他,脾氣照發。還有人會認為懺悔是弱者的表現,因此自己一直在某些ID中轉圈子,自己實質上的改變卻少之又少,「業」也因為他的ID的關係而累積的更 多,命運的輪迴怎麼也去不掉,一個錯誤再加上另一個錯誤,他的命運肯定是走下坡的,看來可惜。有想修的心,但是沒有在實質上去下工夫。如果先由懺悔這一步 先下手,將自己有不順之處好好檢查一下,自然會發現自己的命運為何不順,而去真實的懺悔,這樣靜坐才會變得有意義,自己才會有實質的改變,當混亂的心去掉 之後,便自然能走入定界。

懺悔是為了自己的修行,而不是為對方他人,尤其是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上。雖然你懺悔了,對方並不領情,也沒有去做他自己懺悔的自省功課,那也無所謂。管好自己比較重要,因為你的靈性成長,會因為自己對自己所作所為做深切的懺悔,隱藏著的種種ID也會因為這個過程而浮現出來,對你只有好處,使你又更接近了自己智慧的層次,讓自己這一世或下輩子都會少受一些苦,有什麼不好?有些人會認為在兩性關係上,每次都是自己在修,在看自己,而對方卻一直在他的模式 ID中輪迴。我雖然做了很多的懺悔,但對方的確有很多錯誤之處,我多划不來啊!記住:懺悔是為自己做的,與他人無關。

這麼多年來與學生的諮詢,我覺得有些人只是用嘴修,好像變成了一種時尚,跑來跑去的到處尋求法門。而真正能照著去修的,不是太多。也有偶而靜坐的,參加活動的,一肚子不太贊同「圓悟」這些理論方法,但也不會去做更進一步的瞭解,找出自己不能接受的特有想法,放下自己的執著,謙虛及認真的態度去求明白,誠心的照著做,給自己一個機會。不要有力求改變,貪快的心,那又會阻礙了圓悟這套漸進式去求改變方法的特質。但有些人一直放不下自己腦中自以為是,又已盤算好的一套,其實那是自己ID形成的一套,而去固守自己的執著,負面想法堆積多了,便會自動的離開或放棄嚐試,因此可能又會去找其他的法門。有句俗語說「雖然你完全知道草莓的化學成份是什麼,唯有去真正試吃草莓,才能真正嚐到草莓的酸甜」。我只能對這些人說,太可惜了,時間花費了,而得到的不多。

因此我奉勸各位,先由懺悔做起,觀看自己的各種心理狀態、憎、貪愛、嫉妒與諂媚,由此可以連接到自己的種種已裝配好的狀況,動機或ID。雖然在日常生活 的應對中,很自然的做了第一反應,再去用『健康的關係,支持自己的生活』去做第二反應,可以解決當前的應對進退。再經過無數次每日固定的靜坐下,這種心理 狀態自然會越來越淡化,智慧便可以自然出來了。日子必然會更好過些。“懺悔”的意義不只是情緒的發洩,而是真正的願意去悔改,盡量永不再犯。如果仍繼續不 查覺的去犯,可能是自己被某種沒有探測到的ID給卡住了,這時候就應當去尋求他人的協助,做各方面不同的引導式的探索,找出卡住的ID。如此,屢犯這種錯誤的真正原因了才會有水漏石出的機會。祝福各位。